查看原文
其他

潮州城的年味

角落 潮州角落 2020-01-18


潮州人的过年最是有年味的。正如这些民俗长久不衰地在这土地上重复上演一样,潮州的年味,并不是简单的红桃粿鼠壳粿卤鹅、春联爆竹闹热看潮剧纸影,也不是围炉吃丰盛的团年饭、除夕收压岁钱,一切仪式的讲究、喜庆热闹的本质,全是对生活的憧憬和生命的珍惜。



置办年货的习俗在潮州不会萧条。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得闲时不忘冲工夫茶招呼来客。这便是潮州年俗很大的与众不同了。




卤鹅在昨天就已经精心卤制好了,柴火烧开大锅,卤香入味,看起来就让人垂涎不已。



潮州民俗,时年八节都少不了红桃粿。红色是喜庆吉祥的象征,表达了祈福祈寿的愿望。



各式各样的年糕粿品也酝酿深深的年味,发粿是潮州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食物,炊熟起来越笑(绽开)越好,寓意新年大发。



男孩吹起了元宝,鼓鼓的脸颊和鼓鼓的元宝,都藏满了美好的愿望。



潮州的习俗是闹热。正月里的闹热,十分热闹。从初一开始,到下个月,几乎潮州所有地方都要闹热一遍。沿路的彩缎灯笼高挂在门前,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灯结彩,宗庙祠堂前要整修装扮,祭品要供奉在神像前。



精壮的男子是每个村的骄傲。潮州千年民俗文化,被他们演绎得淋漓尽致。



此前,他们的父辈,在还是他们一样大的时候,也在做着同一件虔诚的事:请“老爷”上神轿,准备标旗,组建仪仗队、潮乐队,演习大锣鼓,操练舞狮,跳英歌舞,绕着自己的乡里各主要道路行走、营老爷。



当锣鼓点由远及近响起时,游神的队伍来了,溪口村游神习俗最有特点,这里的家家户户会拿着挂上灯笼的甘蔗站在村巷的两旁,组成一条长长的甘蔗巷,迎接游神队伍的经过。



当空的烟花爆竹迸发出璀璨的光彩,游神的人们仰头去看,锣鼓声敲得更响,年轻小伙子的情绪愈加高亢,行走着向前向前,为穿街过巷途径自己的家,为让街坊邻居见自己的帅气模样。




营老爷队伍回到“神前”,又开始了祭拜仪式。千百年来,潮州人就这样不辞劳苦地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些极具地方文化韵味的传统民俗,你在外地是很难见到的。潮州完好地保留着这些美好,月尽岁除又是一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过年闹热时。



去年有青龙庙会,盛况空前,刚好此前读过一本所谓的香艳丛书:《潮嘉风月录》。便翻得书中记载,读着读着,我恍惚分不清现实与过去了。因为觉得相似,仿佛就在眼前,一切景语情语描写,都和我们的现实并无二致。我便知道了,我们民俗的传承度是如何的高,古人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潮州土俗,以蛇之青色者为青龙,奉之如神。每岁二月,望前结彩为舆,管弦钲鼓,舁之以行,名曰“迎青龙”。女郎之未经梳拢者,皆浓妆艳服,扮剧中故事,随神游行。望之粲然,发锦始濯,如花始发,艳心悦目,莫可名言。纨绔子弟,裙屐少年,争备金鏳,择佳丽者,以次给之,受者名曰“得标”。得标多者声名噪甚,即有大腹腹贾,不惜千金为制衣饰,与之梳拢。昔邱海阳铁香有《观妓诗》云:
  凤城二月好春光,社鼓逢逢报赛忙。
  百戏具张全不顾,争围台阁看新妆。
  又云:
  一枝花斗一枝新,公子王孙逐后尘。
   夺得锦标载月返,不知春思属何人。
  盖实录也。




青蛇的习俗让我想到了“年”。

小时候是从老人的口中听到了关于“年”的由来:那是一只叫“年”的猛兽,在爆竹声中被智慧的人类惊吓而走。那些幼时的传说,就如同长妈妈给鲁迅讲故事一般,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以至于此后再讲给孩子听,虽是复述,但心中亦觉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青龙、年,还有鱼。年年有鱼(余),想必就是简单明了祝愿的体现。鱼即是富余,在物质紧张的年代,这种期盼变得更加殷切。


年年岁岁花相似。正是这些相似的民俗,才让我们潮州人在保留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之中始终坚定地守护属于自己的东西。




岁岁年年人不同。社会在发展,就像韩江水一样滔滔奔流入海。潮州人祖先的那些优秀光芒也不会消散,这些必将由我们传递给我们的子孙、子子孙孙,千秋百世,由他们传承发扬,继续保持古老文化的优秀形态。



年味浓郁潮州城。潮州角落在此祝各位朋友,鸡年快乐,万事如意!



这是第271篇【角落原创】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角落的原创作品:

青竹径的梅林

潮州的“小九寨沟”

来一碗地道的酥面

北阁佛灯,探秘“广东第一井”


czjl.taobao.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